即墨论坛_海滨社区
www.qdjimo.com/bbs
欢迎您:网友,请
登录
不是会员?
免费注册
也可用
QQ登录
手机版
首页
即墨房产
即墨招聘
二手
交友
服务
博客
黄页
乡镇
团购
论坛
即墨民生
即墨论坛
文学天地
情感驿站
时尚娱乐
医疗保健
法制天地
摄影版块
房产论坛
即墨旅游
师生园地
爱心公益
笑话论坛
即墨车友会
青岛论坛
黄岛论坛
胶南论坛
胶州论坛
平度论坛
莱西论坛
【公告区】
客服中心
问答发布区
聊天室
返回列表
1
查看:9510
* 贴子主题:小桥印象
帅哥:
云水长天
积分:3174
注册:2017-03-13
沟通:
楼主
只看楼主
信息
编辑
引用
删除
转移
总顶
顶置
加精
锁定
整理
¤分享/转发
☆收藏
Post By:2021/9/23 20:29:14
即墨蓝村王家小桥村的支部书记王立格,为了搭建文化兴村平台,宣传家乡风貌,精心组织了一个“关注小桥印象·品味小桥故事”的文化采风活动,邀请我去参加,起初我有些犹豫,因为这个活动的主要参加对象是即墨蓝村“红叶
诗
社”的成员,我对于古体
诗
的音律平仄没有什么研究,平素所写下的一些所谓的古体
诗
,无非是仿古打油体而已,终究拿不上台面,所以推辞了一番。立格书记跟我微信说,小桥村很有文化渊源,同时村庄环境非常美,有“枯藤古树新葩,小桥流水人家;老村胡同蜿蜒,古柳依依西斜”的浓浓的乡愁文化,不禁令我心向往之。
对于古镇古村,对于我来说已经远远超越了喜爱,甚应该说已经上升到了顶礼膜拜的境地。缘于工作关系,我去过很多的古镇古村落,每到一处,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礼,深深的被我们祖先的人居文化的智慧所撼动。皖南查济古村的风水布局,浙江西塘古村的乾坤格局,塞外朔州利民古堡的战火风云,内蒙古武川天宝的草原风情,武汉木兰山村的千年记忆,冀东青崖寨梁沟的远古追念,都在我的心里镌刻下了深深的印象,那一股股深及骨髓的乡愁,时时刻刻在刺扎着我,牵引着我。乡愁是回忆家乡时的
情感
方向,它凝结着记忆的物质以及非物质载体所构成的凝重的单元,是乡愁文化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
文学
艺术、礼仪风俗、建筑符号、生活方式等表征维度的物质及非物质的组织构成。离家越远,乡愁越深。所以席慕蓉把她的乡愁刻画成了一树清晰而又模糊的年轮,余光中则把他的乡愁演化成了一枚窄窄的邮票。我的家乡即墨,雄壮的雄崖古所留下了历史的沧桑,幽美的凤凰古村交织着时代的和弦,也有三泉河畔王演庄报捷的古道东风快马,更有金口古港诉说着千年商都的繁华气象。关于王家小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即墨人,说心里话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心里难免一阵阵的思量:小桥,你将会以怎样的模样向我呈现?
带着无限的遐想,我们来到了王家小桥。
立格书记介绍说,王家小桥村于清顺治年间立村,因村所在地河流众多,为了方便行人通行,河流上架起了数座漫水石桥,村庄便以石桥名村曰“小桥村”,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名为现在的王家小桥。正值仲秋时节,一进村口,家家户户门口晾晒着白花花的花生,一派丰收的景象首先跳进了眼帘。沿着新村整齐的大街西行不远,便来到了小桥旧村,霎然间一种百年的沧桑注到了心头。
沿着一条深深的古巷慢慢行走,踩着青石铺就的路面,摸着薄薄的“红浆板石”垒起的墙壁,一道一道,层层叠叠,犹如时光老人额头上的皱纹儿。一棵牵牛攀援在一道光阴留下的断垣残壁上,几朵花儿开的粉嘟嘟红艳艳,让这苍老的古墙顿时长满了茵茵的诗意,墙角下几株堆放了有些年头的树桩,密密地生发出了灰白色的“木耳”,轻轻抚摸一下,硬郎朗的,似乎在向人们宣示着生命的坚强。幽深的青石古巷、古朴的青砖灰瓦、精美的石雕花纹儿,虽然经历了上百年风雨略显颓唐,但绝大多数房子仍保存完好至今还有人居住,古老的宅子,安静的时光,朴实的小村,更容易让我们回归自己的本真,生发简单的快乐。抚摸饱受风雨沧桑的砖石,仿佛感受到了其往日的辉煌。
村子有水,便有了灵气。出得古巷,一路花红柳绿,修竹婆娑,行不远处便听到了爽朗郎的流水声,下意识地快走几步,一条宛如青龙一般的河流,便欢快地迎面而来,漫水桥形成的一道白亮亮的小瀑布,哗哗啦啦跳跃着,引得诗社的人们诗兴大发,对着这条一年四季川流不息的小河,对着河里咯咯嘎嘎的白鹅灰鸭,对着河岸上的古柳白杨,唏嘘着,吟诵着。我不是诗人,自然没有诗人们的妙句,小心翼翼走到河底,踩着软踏踏的泥土,变换着角度拍了几幅可意的照片,心里想道:这个时候要是在漫水桥上出现一溜儿穿着碎花布衫儿的农家女子,坐在青石墩儿上,趁着这蓝格莹莹的天儿,就着这清格粼粼的水儿,乐乐哈哈捶洗衣裳,一个个莺声燕语,与这淙淙的流水声融在一起,河里的鸭子们嘎嘎呼扇着翅膀,把这农家的欢乐,呼扇呼扇,一直呼扇了个满村满疃儿,于是,快乐便弥漫了整个小村。
看到过很多古树,我最喜爱的是老家槐(国槐)。老家槐不但有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也是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更有吉祥的寓意。《谈苑》有载曰:“吕蒙正方应举人,就舍建隆观,缘干入洛,锁室而去。自冬涉春方回,启户视之,床前槐枝丛生,高二、三尺,蒙茸合抱。是年登科,十年作相。”面对着眼前的这株近四百岁、树干都已近空洞了的老家槐,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你看它负重的躯体,弯曲着身子,即便是已经掏空了树干,依然用惊人的洪荒之力,驮起了王家小桥人们的希冀,大大的华盖荫佑着王家小桥人们的福祉,为小村撑起了一片蓝天,守望着王家小桥这方风水宝地。在它的荫佑之下,小村世世代代人才辈出,俊彦群群绘出了山河秀丽。老家槐的一半躯体躺在它身边的绿草丛中,静静凝望着高高的树冠,回想着昔日苍翠,没有忧郁,没有哀伤,因为它的另一半依然风华正茂,因为它身边草丛中生发出的小树苗儿,正延化出了它新的生命。
“王蓝孙邵马刘潘,家住西南窑(村西小河原称西南窑河)两边。小曲悠扬流碧翠,桥连乡土挚情环。千年永载人人颂,秋月春风莫等闲。万象更新天地阔,代出俊彦绘江山。”从立格书记的诗句中,足以看出小村的淳朴善良,足以看出小村人们的和谐和热情。从小桥老村返回的拐角处,我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姐,见到我们几个人这边瞧瞧那边看看,歪着头笑容可掬斯斯文文地问道:客从何方来?我简单介绍了此行的主题,没想到她一听来了精神,拉着我的手说:来来来,这就是俺的家,快来看看俺家的文化。刚走进干净别致的小院儿,老大姐就跑进屋里,拿出了她扭秧歌、唱柳腔的家把什儿,一边舞动着一边说:俺叫孙其云,别看俺一头银发,俺年轻着呢,还不到六十,不信你问问俺村王书记,俺可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唻!俺村的锣鼓队儿,俺村的秧歌队儿,俺村的柳腔剧团,俺可都是活跃分子哩。俺村几代领导都重视文化,就拿柳腔剧团来说吧,从五三年成立,一直到现在越唱越红火。文化好了,产业也就好了,村里的的企业兴旺咱先不说,就说俺吧,俺做的煎饼和面条儿都有了文化成了品牌,十里八乡可有名儿呢。知道俺村有个叫“小桥印象”的蔬菜基地吗?那可是俺王立格书记亲自起的名儿,那菜那叫一个绿色哟,简直没法儿说了呢!说着,端起一个小盆儿,一个劲儿地要留我们在她家吃午饭:你看看,我刚买的大海螺、八带鮹,家里冰箱里鱼虾都有,正好今天又割了新鲜牛肉,咱包牛肉饺子吃......
小桥,流水,人家;古巷,老树,文化。座谈中,立格书记给我们展示出了一幅以“小桥印象”为主题,抓住政策机遇,打造乡愁文化,引领农产品牌,引导民宿发展的王家小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他说:陈老师,请你挥毫泼墨,为我们村写一幅字。我看着眼前这个淳朴的汉子,看着村庄自他以上三代重视文化为民造福的支部书记,沉吟片刻,铺开宣纸,挥毫写道:
大手笔绘大蓝图,大格局换大气象!
帅哥:
这么近那么远
积分:12695
注册:2015-01-17
沟通:
第2楼
信息
编辑
引用
删除
Post By:2021/9/24 8:05:47
浓浓的乡愁乡韵。大手笔,大格局。学习了。
帅哥:
云水长天
积分:3174
注册:2017-03-13
沟通:
第3楼
信息
编辑
引用
删除
Post By:2021/9/24 21:40:32
没有写好,请多多斧正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1
Powered by ShuzirenCms © 2003-2025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0035 second(s)